发布时间:2020-04-15 20:44 作者: 浏览量:2232
对内在的小孩的不同理解
“内在小孩”是一种隐喻,要理解它,就需要理解它所隐喻的对象。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理解:隐喻为过去的创伤记忆。持此看法的主要是布雷萧及古典沟通分析:视内在小孩为过去创伤记忆的投射,是防御机制的起源。他们认为,由于内在小孩代表的是一种创伤记忆,因此内在小孩是不成熟的、容易害怕与焦虑的,需要加以照顾及抚慰。心理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找出重要的创伤记忆,这个记忆可以是对事件的记忆,或只是情绪的记忆(觉得痛苦,但不记得发生过什么事),再以“成熟的成人自我或内在父母”来抚慰受创伤的内在小孩,让内在小孩从不成熟变为成熟,不再容易担心害怕,从而帮助内在小孩长大。
第二种理解:隐喻为童年期未受伤的自我状态。持此概念的是以米西迪为代表,他认为内在小孩概念较类似所谓的赤子之心,是未受伤的童年期自我状态。随著人的成长,人们往往以为成年人就不应该要孩子气,因此开始嫌弃内在小孩,压抑心中那种自发的、爱玩的、天真的心情,逐渐与内在小孩分离,最后造成各种情绪问题。因此,“找回童心”就成了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目标。
第三种理解:隐喻为一种超越的存在状态。这个观点是以荣格为代表。他除了用“在里面的小孩”来描述儿童原型之外,也用“神圣小孩”(divine child)来形容人的超越意识。荣格认为,这个神圣小孩一方面面对外界时会有无助感,一方面又拥有超越的力量。这个内在小孩兼具痛苦与超越两种特性,在面对现实的挑战与生活的折磨时是痛苦的;在反观内心,沉静面对内在时,又能感受存在本身的超越力量。因此,所谓心理治疗不是只抚慰痛苦的过去记忆,或是恢复童稚时的天真,而是避免陷入心中的恐惧及欲望,或潜意识中的冲突生活,同时更要回归内在本心,遵从神圣小孩的引领与期望,感受自身存在经验的超越力量。
第四种理解:视内在小孩为次人格的一种。所谓次人格,是指基于生存的需要,在生命中某一时刻留存的行为、感受或想法的整体。次人格的数量无限多,通常可以以一种象征性的名词来称呼,如“受伤的小孩”、“小公主”、“天真的小孩”、“渴望父爱的小孩”、“追求自由的小孩”、“暴躁的小孩”等等。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许多不同的内在小孩,他们彼此之间会有冲突争执,彼此不理解,造成了心理上的困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将所有的次人格统一在大人格内,或“自我”之下,平衡的关注它们。如果我们过于关注某些人格而忽视另外一些人格,就容易形成心理问题。为此,心理咨询的一个目标是要帮助来访者认识他的“主要”次人格,并能彼此接纳,真诚对话。
第五种理解:指一种从受伤到康复的疗愈过程。此处的内在小孩指的是一种关系的改变,包括个体与自己、与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与过去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等关系的改变。在成长过程中,人需要不断的和他人打交道,在这过程中体验到各种不同的关系,如敌对、被批评的、被责骂、被表扬、被肯定等。面对不同的关系,人会以不同的态度和方式来应对。面对消极的关系时,他学会了以防卫、冲突、挣扎、挑战的态度面对;在面对积极关系时,他学会了以接纳、开放、自由等态度来应对。受过创伤的小孩往往会死板的以消极的态度来应对所有的关系。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来访者以恰当的态度和方式来应对不同的人际关系。
我认为,这五种不同的理解其实是从五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内在的小孩,并分别指出了如何帮助内在小孩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