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27 10:41 作者:陈天智博士 浏览量:3859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在前几期的文章中我和大家分享了生理、安全、社交需求,今天我们来讲人的“尊重需求”。
往期推荐:
01
这些年来,我接触过许多人,从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一切都好,令人羡慕:家庭、学历、工作、长相等,都很完美,但是他们却不快乐。
与我交流时,他们说,这些都是父母想要的,不是他们自己想要的。我问他们:你想要什么?而他们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是因为家长没有尊重过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天赋;父母只是按照自己美好的意愿和规划,为孩子安排了一切。
虽然后来的发展证明,父母的规划是对的,但孩子个人的意愿则被剥夺了。这会让孩子觉得:我做的一切,包括取得的所有成就,都不是我的,而是父母的。
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因为父母没有给他们机会让他们选择他们想要的,结果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笔者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家长没有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什么事都替孩子决定了,包办了一切。
其实,除了希望自己能被理解、被接纳之外,每人还希望自己能被尊重。
02
何为“尊重”?尊重就是允许个体做他自己;尊重别人,就是允许别人做他自己;自我尊重,就是允许自己做自己。
当我们和某人的意见不一致时,我们会说:“我尊重你的看法”,这句话的含义就是:你保留你的观点,我不要求你改变观点。
在任何一个群体里,每人都希望自己的个体性、独特性得到保留,即使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时,人仍然希望能保留自己的独特性。而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个体性和独特性?尊重!
03
尊重可分为两种:他人尊重和自我尊重。
所谓他人尊重,就是我们希望别人能够允许我们做我们自己,主要是体现在尊重我们的意愿。无论我们做什么,如果我们决定了,即使是错的,我们也希望他人能够尊重我们的决定。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家长和美国的家长比较起来,就不够尊重孩子的情绪、意愿、兴趣、爱好等,要求孩子听话,替孩子做决定。如果孩子不听话,就会以各种方法打压孩子。渐渐地,这会让孩子难以自我尊重,就是感觉自己不好,不允许自己做自己。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缺乏独立人格,也缺乏理想和目标,这为将来的发展都非常不利。
很多人对自己总不满意,不是觉得自己这里不好就是那里不对,不允许自己犯错、不允许自己失败、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瑕疵。而事实上,又发现自己总会犯错、会失败、几乎一无是处,因而会不停地自责、内疚、讨厌自己、排斥自己,这让自己很痛苦。
所谓自我尊重,就是允许自己做自己,无条件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优点,更接纳自己的缺点。无论如何,都要坚信自己是好的。
04
被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就会意识到:我要为我自己的生命负责。此刻,他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被激发,能为自己的行为积极负责,也会产生自信,自我价值感和能力感都会得到提升。
反之,如果被尊重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人也难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因为这一切都不是我自己的决定;我没法为别人的决定负责),他的主观能动性就不能被激发,会感觉自己一生碌碌无为、会产生自卑感、无能感和无助感。久而久之,人就会变得消沉、沮丧和抑郁。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