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4 14:04 作者:陈天智博士 浏览量:44
01
常见创伤类型:被忽视的 “隐形伤口”
童年,本应是充满欢乐与无忧的时光,可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一段布满阴霾的回忆。
童年创伤并非总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更多时候,它是日常生活中看似不起眼,却日复一日积累的 “隐形伤口”。
比如情感忽视,这是一种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创伤。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便是父母的关爱与关注。
但有些父母,由于工作忙碌或自身性格原因,总是对孩子的情感需求视而不见。
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考了满分的试卷回家,满心期待能得到父母的夸奖,却只换来一句 “别骄傲,继续努力”;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委屈地向父母倾诉,得到的回应却是 “肯定是你自己有问题,为什么别人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
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却像一把把小刀,一点点割破孩子内心对爱的渴望,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始终觉得自己是不被重视、不被爱的。
父母频繁的争吵,也是孩子童年的噩梦。在一个充满争吵与火药味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之中。
他们害怕父母会突然分开,害怕自己成为被抛弃的那一个。
这种长期的恐惧心理,会在孩子心中种下不安的种子,影响他们日后的性格发展和人际交往。
校园欺凌带来的孤立无援,也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
被同学嘲笑、排挤,甚至遭受身体上的攻击,这些经历会让孩子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从而变得自卑、内向,不敢与人交往。
这些童年时期的创伤,虽然看似微小,却如同细沙进入眼睛,起初可能只是微微刺痛,让人不太在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潜意识里不断磨蚀着我们对自己、对世界的信任,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02
创伤的 “后遗症”:成年人生循环剧本
童年创伤带来的影响,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自动消失,
相反,它会像一个甩不掉的影子,在我们成年后,以各种方式继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不自觉地重复上演着童年时期的痛苦剧本。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会发现自己总是陷入一种奇怪的模式。
明明内心无比渴望被爱,渴望拥有一段稳定、幸福的感情,可一旦真正进入一段关系,却又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破坏关系的行为。
有的人会过度讨好对方,为了迎合对方的喜好,不惜牺牲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让对方越来越不珍惜自己;
而有的人则会在关系中表现得非常冷漠、疏离,一旦对方试图靠近自己,就会立刻竖起防备的刺,将对方拒之门外。
来访者阿明,他从小父母就经常吵架,长大后谈了几次恋爱,每次都是一开始的时候很甜蜜,
但随着关系的深入,他就会开始莫名地焦虑、不安,总是怀疑对方是不是不爱自己了,然后就会与之争吵。
结果,几段感情都以失败告终。其实,阿明的这些行为,都是他童年创伤的一种投射。
他总是在寻找那份缺失的爱,同时又害怕再次受到伤害,于是就陷入了这样一种矛盾的行为模式中。
在事业上,童年创伤也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有些人明明自身能力很强,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可在面对一些重要的机会时,却总是会因为内心深处的自我否定而犹豫不决,最终错失良机。
他们总觉得自己 “不配” 拥有成功,认为自己的能力都是侥幸得来的,一旦真正面对挑战,就会害怕自己被拆穿,害怕自己让别人失望。
比如来访者张女士,很有能力,领导也很赏识她,想要提拔她担任一个重要的项目负责人,她内心很渴望,但很害怕,最后还是拒绝了。
她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来承担这个重任,担心自己会搞砸项目,让领导和同事失望。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她童年时期父母对她的过度严厉和批评。
在她小时候,无论她取得多么优异的成绩,父母都很少表扬她,总是对她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让她在内心深处形成了一种 “我不够好” 的信念,即使成年后,这种信念依然在影响着她的行为和决策。
这些在成年后重复上演的人生剧本,其实都是我们潜意识里试图治愈童年创伤的一种方式。
我们就像被折断翅膀的鸟儿,即使长大,身体变得强壮,但内心深处依然记得曾经的伤痛,
所以总是不自觉地蜷缩在自己认为安全的区域,不敢轻易尝试飞向更高更远的天空。
疗愈不是 “原谅伤害”
当我们意识到童年创伤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开始疗愈之旅。
但疗愈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去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或事,而是要学会与过去的自己和解,重新给予自己一个温暖、充满爱的童年。
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但只要我们迈出了第一步,就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01
第一步:看见那个受伤的小孩
疗愈的第一步,是勇敢地面对过去,看见那个受伤的小孩。
我们可以找一个安静、舒适的角落,让自己完全放松下来,然后闭上眼睛,试着回忆童年中那些最痛苦、最难忘的场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感到害怕、悲伤、愤怒等各种情绪涌上心头,但请不要逃避,要勇敢地面对它们。
想象那个弱小、无助的自己就站在面前,她可能正哭泣着,充满了恐惧和委屈。
这时,我们要蹲下来,温柔地看着她的眼睛,轻轻地对她说:“我知道你很害怕,很委屈,这不是你的错。”
当我们愿意蹲下来,温柔地拥抱内心那个哭泣的小孩时,那些被冰封多年的情绪才会开始慢慢融化。
这是疗愈的关键一步,只有让过去的伤痛被看见、被接纳,我们才能真正开始治愈自己。
02
第二步:打破 “受害者” 模式
童年创伤往往会让我们陷入一种 “受害者” 模式,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无力改变现状。
但事实上,成年后的我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
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 “受害者” 模式,重新建立对生活的掌控感。
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每天按时起床、睡觉,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却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序,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对生活的掌控。
坚持一项喜欢的运动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运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释放压力,增强自信心。
每一次挑战自己,完成一个小目标,都是在向自己证明:“我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
03
第三步:建立 “支持性网络”
在疗愈的过程中,一个健康的支持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小雅试图在闺蜜身上寻找 “母爱替代”,却因为关系的变化再次受伤,
这让我们明白,健康的支持系统不是依赖某一个人来填补内心的空缺,而是要建立起平等、互相滋养的关系。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他们能够倾听我们的故事,给予我们专业的建议和支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疗愈内心的创伤。
甚至养一只宠物,也能给我们带来温暖和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条件的爱。
04
第四步:允许自己慢慢来
童年创伤的疗愈,不是 “一键删除” 痛苦记忆,而是学会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这个过程可能会反复 —— 今天刚觉得 “想开了”,明天又因某个细节崩溃痛哭,这很正常。
就像伤口愈合会结痂、会瘙痒,心理的伤痛修复也需要时间。
请记住:你不需要 “原谅伤害你的人”,但可以选择 “不再让过去的伤害继续控制现在的生活”。
每一次直面伤痛的勇气,每一次对自己说 “我值得被温柔对待” 的时刻,都是在为内心的小孩搭建一个新的 “童年”—— 一个充满爱与安全感的童年。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会感到疲惫、无助甚至想要放弃。
但请相信,只要你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走出童年创伤的阴影,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就像那些经历过风雨洗礼的花朵,虽然曾经遭受过伤害,但在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依然能够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愿每一个正在疗愈路上的你,都能温柔地对待自己,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迎接那个更加坚强、更加美好的自己。
你比想象中更强大
童年的创伤或许曾让我们相信 “自己是破碎的”,但就像被暴风雨打湿的蝴蝶,只要愿意展开翅膀,在阳光下慢慢晾晒,终能重新飞向蓝天。
疗愈的路上,你不是孤独的 —— 无数人曾带着相似的伤痛前行,最终活成了自己的光。
现在,请伸出手,轻轻握住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对她说:“别怕,现在换我来保护你。”
这一次,你们将一起走向更温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