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天智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 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护

187 1295 6397

187 3111 5937

心理咨询(早晨8:00~晚上8:00)

首页 > 解决问题 > 亲子教育

孩子厌学,家长的误区与正确之举

发布时间:2025-03-29 13:40  作者:陈天智博士  浏览量:25

上周末,在地铁站偶然邂逅一对许久未见的来访者家长。

他们见到我时满心欢喜,热情且兴奋地向我诉说孩子的近况。

如今,孩子已是国内一所 211 大学的大二学生,状态甚佳。

此外,他们还略带羞涩地表示,夫妻二人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近两年未曾再有争吵。

从他们彼此的举动中,能看出他们很幸福。

我与他们相识于五年前,那时他们的孩子正读高二,出现厌学、抑郁以及自残等情况,两次自杀未遂,无奈之下只好休学。

他们带着孩子前往北京多家医院就诊,还住过院。效果不佳,经朋友介绍,带孩子来咨询。

孩子对我很信任,每周都会准时来咨询,持续了一年多。

父母也非常配合,为了孩子努力改变自身。休学大半年后,孩子在一家培训机构完成高中课程,参加高考并取得 600 多分的优异成绩。

与这对家长交谈过后,我感慨万千。想到还有一些孩子也曾前来求助,但由于种种原因咨询中断了。后来孩子连续多年在家不出门,也不与外人交流,父母痛苦不已却又束手无策。

我不禁思索一个问题:同样是厌学、抑郁,为何有的孩子能走出困境,而有的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呢?

经过对数十个案例的研究分析,我得出一个结论:关键在家长。是家长对孩子厌学存在一些误区以及采用了错误的疗愈方式,才导致孩子迟迟无法摆脱抑郁。

因此,我特地撰写此文,旨在提醒家长在陪伴厌学的孩子时,应避开哪些误区,以及该如何正确疗愈孩子


家长的误区:


误区一:操之过急

孩子厌学,多数家长会陷入焦虑之中,担心孩子落下功课,认为考不上大学会毁了孩子一生。

所以,当看到孩子在家不学习,只顾玩手机时,便忍不住发火,但又因孩子脆弱而强行忍耐。

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会向他们解释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并非他们所认为的懒惰、愚笨或者手机成瘾,而是内心能量耗尽,实在无法支撑,才不得不休学调养。

如果还有能力,谁不想成为三好学生?谁不想被老师表扬、被同学羡慕、让家长为自己感到骄傲自豪呢?

孩子是因为疲惫才厌学,家长必须清楚这一点。

陪伴休学在家的孩子,就如同陪伴病人,要让他们真正得到休息,不要再催促他们回学校,也不要整天唠叨。

谈及此,有些家长会说:“我们没有催他们,也没有强迫他们做任何事。” 

我会告诉家长,不仅不能给孩子施加压力,他们自己的内心也要放松,要相信孩子。

如果家长内心焦虑,总是担忧孩子,孩子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情绪,也会感到不安,无法获得真正的休息,问题就会拖延很久。


误区二:极端规劝孩子上学

孩子不上学,家长心急如焚,自己又无法说服孩子,甚至不敢得罪孩子。

于是便请亲戚朋友或老师来做孩子的思想工作,督促孩子早日回到学校。

这些人通常会采用说教的方式,告诉孩子父母是多么不容易,为了孩子付出了多少;

或者对孩子说,如果不上学这辈子就完了。

这种方式只会给孩子增添压力,对孩子上学毫无益处,还会让孩子更加自责、无助和自卑,造成更大的伤害。


误区三:对孩子照顾过度

孩子休学后,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会发生 180 度大转变。

以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逼迫孩子学习,现在则想尽办法讨好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时刻守在孩子身边。

这种照顾确实能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但时间一长,孩子会依赖这种被照顾的感觉,更没有能量去面对学校或外界的压力。

这也导致了一种现象:只要不提学校,孩子情绪还算稳定,能吃能喝,但一提学校,就会情绪崩溃。

这种照顾方式实际上是把孩子照顾成了婴儿。



正确地做法:


那么,孩子厌学在家,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我分析了自己近百位成功案例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四大要点:

01.为孩子营造安全温馨的家庭氛围

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是能量不足,无力应对学校的压力和挑战,所以才选择休学。

因此,面对休学的孩子,当务之急是帮助孩子恢复能量,而恢复能量的关键是要有安全感。

如果缺乏安全感,孩子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身心都无法放松,就会一直感到很疲惫。

对孩子来说,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安全感就是父母关系和谐。

因此,为了帮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最重要的就是夫妻关系要和谐,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02完全接纳孩子休学

既然孩子已休学在家了,就让孩子真正地获得休养,踏踏实实地休息,而不是身体在房间躺着,内心却充满纠结。

要做到这一点,家长需要克服自身的焦虑,完全接纳孩子休学的现实,相信孩子经过休养,一定能够恢复身心健康。

只要孩子保持健康,一切皆有可能。

为了帮助家长放下焦虑,我会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教育和未来。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学历的贬值,未来的就业形势难以预料,拼命考上大学未必有出路,考不上也未必没有出路。

因此,孩子能否考上大学并不重要,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03劝导孩子接受心理咨询

孩子厌学是因为心理出现问题,即潜意识中的无力感、不安全感和自卑感困住了孩子。

如果这些感觉不得到调整,心理问题就无法好转,孩子也将继续无力应对学校压力。

成年后,也会无力应对人生的种种压力和挑战。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调整消极感觉和错误认知呢?

显然,看医生、吃药、单纯的陪伴是远远不够的,而心理咨询可以。

心理咨询就是专门为帮助人们调整错误认知、化解负面情绪而设立的。

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家长配合着不断地肯定和鼓励孩子,孩子的认知就能慢慢调整过来。

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开始相信自己,内心也就能逐渐感受到力量,从而敢于应对一切挑战。

帮助孩子培养自信

自信是恢复身心健康的关键,有自信就能感到自己有力量,就能应对一切。

为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家长需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提高陪伴质量,减少陪伴数量。

陪伴质量是指在陪伴孩子时,孩子能否感受到被重视、被聆听、被尊重、被肯定、受到鼓励。

而 “陪伴数量” 是指陪伴孩子的时间长短。陪伴青春期的孩子,要减少陪伴数量,给孩子更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由成长和发展。

因为青春期的一个重要成长任务就是成为自己,有独立的思想、兴趣和发展方向。

其次,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家长给予肯定、鼓励和欣赏。

这非常重要,自信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首先得做过这些事。

通过做家务和家长的肯定、欣赏,孩子的自信心就能逐步培养起来。

第三,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如果孩子已进入青春期,可以和孩子聊家庭的大小事务,甚至询问孩子的看法和意见。

但要注意,有关负面事物和情绪,如夫妻矛盾、婆媳矛盾、工作问题等,少说甚至不说。

要说的都是日常事务,如过年的安排、家里需要购买的物品、旅游地点等。

这样做能让孩子对家庭有参与感,既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归属感,也能培养他的掌控感和安全感,对提升孩子的自信、负责、承诺等人格特征非常重要。


小结


最后,家长们要坚信,孩子虽然厌学休学在家了,但孩子的本质是好的,现在出现问题一定事出有因。

因此,不要指责批评孩子,而要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

家长需要坚信,孩子一定能恢复身心健康,一定能活出精彩人生,只是这个恢复过程可能会有些长。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就像照顾一棵因缺水而有些枯萎的花卉,虽然已经浇水了,但需要时间让这朵花慢慢恢复。


热门文章

心理专家